第146章 东市事了-《这是个假的唐朝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或许是受曾经与姜清浅在东市、在林记银铺的记忆触动,孔青珩难得地定下性子好言好语道,一点也不嫌自己啰嗦废话。

    谁知,掌柜的却是吹胡子瞪眼,没好气道:

    “老朽做了什么老朽当然清楚,您既然来了,老朽叫住您也不过是老朽这儿有一封留给您的信。”

    “信?”

    孔青珩愣了愣。

    能留在林记银铺指名给他的信,那信的主人都不需想,定是姜清浅无疑了。

    骤然听到这个消息,孔青珩也说不清自己心底的感想,只是颔首示意钳制掌柜的两人松手,看着掌柜绕过柜台,取出来一方银质妆匣,打开暗格,露出里面暗黄色的信封。

    「益都一别,已有数日。世事难料,知君心思慨杂,某亦难说,…………,山水有相逢,见字如晤,江南姜清浅敬上。」

    要说崔旭是文人肠子弯弯绕绕,姜清浅就是算无遗策的智珠在握。

    姜清浅居然猜到了他回长安后会揭发她,居然猜到了查封林记银铺会是他亲自带人前来,于是,她早早地就准备了一封信在这候着了。

    信里也没说别的,简单问候过后,就是陈述利弊,直言她和苏复落脚长安后的一些作为,与丰朝、与番邦的利益纠葛,然后提出来交换条件,换取林记银铺无恙,末了,再官方的说上一句山水有相逢就没了。

    人呢?

    姜清浅没有明言。

    人是否还会再相逢,相逢又是敌是友,姜清浅一个字都没提。

    关于两人的私情,竟然就只开头那一句“知君心思慨杂,某亦难说”,孔青珩怔怔看着信上的字句,原本纠葛的心绪,居然诡异地平复下来。

    没有答案,

    或许,

    也算是好的答案。

    默默放下手上薄薄的信纸,孔青珩抬眼看向一旁显然是对姜清浅成竹在胸的掌柜,淡淡道:

    “东西呢?”

    “郎君稍候。”

    听到孔青珩这句话,暗暗赞许娘子算无遗策,掌柜毫不迟疑地转身迈向店铺后院,对于紧跟在他身旁时刻提防着的两人视若无睹。

    施施然,

    盏茶功夫不到,

    掌柜手里便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出来了。

    他把手里的账簿直接递与孔青珩,竟然是丝毫不担心孔青珩骗他。

    见状,孔青珩不禁摸了摸鼻子,颇觉无奈地接过了对方递过来的账簿。

    他这究竟算是君子一诺千金不换呢?
    第(2/3)页